各市、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企业: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7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建质规〔2023〕1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桂建发〔2025〕5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我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系统使用功能,我厅组织对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进行了重构,经测试和试运行调试,目前已具备上线条件,决定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全面启用新系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过渡期
自新系统启用之日起30个自然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原系统不再办理新开工项目检测业务。过渡期结束后,全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均应在新系统办理,原系统只保留数据查询和调取功能。
二、系统登录和设备对接调试
(一)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局、监督机构、建设单位、检测机构可通过已有账号,登录“广西建筑市场监管云平台”(简称“桂建云”,网址:https://gxjzsc.gxcic.net),进入“办事大厅”,在“办事大厅”页面右边侧栏点击“操作手册”按钮,下载《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操作手册》,再根据操作手册指引点击进入“工程检测—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2024)”,办理相关业务;无桂建云账号的企业请先在桂建云首页注册账号,再进行下一步操作,新系统不单独开放注册。
(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可登录桂建云,在“办事大厅”页面右边侧栏点击“操作手册”按钮,下载《见证取样端操作手册》,根据操作手册指引,下载新系统见证取样移动端开展日常取样、见证等相关工作。
(三)各检测机构可按照我厅《关于印发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数据和接口标准的通知》(桂建管〔2024〕27号)、《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指南》(详见附件1)要求,按期完成设备安装及与新系统的数据对接调试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开展系统培训。过渡期内我厅将组织技术人员到各设区市开展业务培训,请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组织辖区内的质量监督机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企业及检测机构的相关人员参加新系统操作培训,熟悉新系统各项功能和操作流程。
(二)按期完成接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指导属地检测机构积极响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安装和对接调试工作,遇到系统问题及时向系统技术服务单位反馈,确保在过渡期内完成对接调试和数据迁移。
(三)强化制度执行。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督促属地各在建项目监理、施工单位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确保试样由取样、见证人员共同送到检测机构,并在检测机构接样时完成人员身份核验。检测机构可利用人脸识别系统确认取样、见证人员同时到场且核实身份无误后,办理试样收样手续。
四、其他事项
(一)请各设区市确定好培训计划后填写《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操作培训计划表》(附件2),于2025年7月11日前报送至我厅建筑市场监管处。
(二)各地、各企业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如有技术疑问,可通过桂建云首页“在线咨询”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客服热线(4006716888)咨询。
联系人:王燚;联系电话:0771-2260365;工作邮箱:gxzjtjgc02@zjt.gxzf.gov.cn;
系统技术服务单位联系人:蒙柯生;联系电话:18200719506。
附件:⒈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指南
⒉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操作培训计划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5年7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
技术应用指南
为指导各检测机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熟悉新系统的各项操作流程,帮助各企业快速了解新系统管理要求,特制定本技术应用指南。本指南包含唯一标识码技术应用指南、身份识别设备技术应用指南和视频监控技术应用指南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唯一标识码技术应用指南
(一)获取方式
检测样品唯一性标识由建设单位按项目需求登录检测监管系统申请,获取到唯一性标识码后,按照本技术指南要求制作,检测样品唯一性标识需保证通过新系统的识别。
(二)制作规范
唯一性标识需采用清晰的、不易脱落且具有防伪措施的标识、封志,样式包括以下三类:
1. 植入式标识。用于工程现场制作成型的试块,在试块制作时嵌入。此类标识由PVC或糯米纸材质制作而成,为四边形,尺寸为30mm×30mm,厚度不超过1mm,设有长度10mm的倒角,植入试块后不易脱落,表面印刷对应二维码,可选择内置高频或超高频RFID芯片。
2. 带二维码扎带式标识。用于进入工程现场的原材料试样,由PVC、PP材质或ABS材质制作而成,可锁紧样品或样品外包装。扎带式标识长度不小于400mm,扎带卡扣应具备防拆功能。
3. 带二维码粘贴式标识。一是用于大型试件样品,贴纸可贴在样品外包装上,尺寸为40mm×25mm;二是用于起重设备,标识尺寸为100mm×100mm。粘贴式标识应具备防撕特性。
二、见证、取样人员身份识别设备技术应用指南
(一)安装要求
身份识别设备由检测机构安装至其验样区域,供施工单位取样人员、监理单位见证人员共同送检至检测机构验样区域进行身份核实时使用。
(二)设备硬件功能及参数要求
功能参数类别 |
参数及标准 |
摄影头 |
身份识别设备具备双光活体检测功能,摄像头包含一个RGB摄像头和一个IR摄像头,摄像头像素不低于200万,并能够有效阻止照片、视频、3D面具的攻击,同时能够排除干扰(例如:眼镜、光线、脸部灰尘等)准确识别。 |
存储要求 |
身份识别设备具备存储能力,采集的照片存储于身份识别设备不少于5000人,身份识别记录存储不少于10万条,身份识别数据同时具备实时上传和脱机存储联网补传功能。 |
识别率 |
身份识别设备识别精准快速,识别速度≤300ms(毫秒),通过率高于99.5%,误识率不超过0.01%。 |
抗干扰能力 |
身份识别设备应具备强光、逆光环境下的人脸识别,识别速度和通过率不受影响。 |
识别距离 |
身份识别识别应具备满足识别距离不少于1.5米。 |
应用条件 |
身份识别设备应具备复杂天气条件下的应用,工作温度范围支持-10℃到60℃、盐雾等级支持Rp6级、工作湿度支持0%到90%湿度、防护等级支持IP65、防撞等级支持IK06以上。 |
通讯模块 |
设备具备接入以太网/wifi/4G通讯模块能力,采集和识别数据远程实时上传。 |
操作系统 |
设备支持Android/Linux/鸿蒙等系统,优先支持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能够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
屏幕尺寸 |
设备应具备大于或等于7寸显示屏幕,屏幕亮度应大于400cd/m²,能够让送样员准确、快速地获取到身份识别通过结果。 |
芯片 |
设备主控CPU芯片为国产化芯片。 |
播报功能 |
设备应支持语音播报功能,能通过语音提醒通行人员的识别结果,同时文字提示和语音提示可以支持灵活替换,语音支持播报身份识别人员名字。 |
拓展性 |
设备支持二次开发,能够根据政府管理办法的调整进行升级;并支持远程OTA固件更新,可以实时进行新版本更新;平台接入参数和本地配置参数可以远程修改,设备可以支持远程重启。 |
推送能力 |
设备可以支持实时推送识别结果到本地端显示屏。 |
活体检测 |
设备默认开启活体检测功能,且在任何情况下均无法进行关闭。 |
数据传输 |
设备可支持身份识别数据多路传输,可根据监管单位、企业要求,除将身份识别数据传到工程检测系统外同时传到相关监管单位或企业。 |
其他要求 |
设备厂商应具备CMMI三级证书, 人脸识别领域发明专利,管理平台著作版权证书,设备检测报告资质证明。 |
以上参数及功能,需将设备样品送至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以最终出具的检测报告作为判定是否符合检测监管系统要求的依据,检测报告需要具备中国计量认证(CMA)标识。 |
三、视频监控技术应用指南
检测试验过程视频监控及采集设备参数要求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未载明的其他视频监控技术要求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管理办法》(桂建质〔2015〕22号)和《关于推进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远程视频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桂建质安监〔2018〕78号)相关规定执行。
序号 |
名称 |
参数说明 |
1 |
硬盘网络录像机 |
基础要求 |
嵌入式软硬件设计/4-16路/80M接入/160M转发/关键视频添加标签和加锁保护/断网续传/SMART 2.0/2个千兆以太网口,同步回放支持4-16路,4~8个SATA接口,最大支持48T,1个HDMI、1个VGA接口,l个USB2.0接口。 |
视频编码 |
H.265、H.264混合接入。 |
协议接口 |
支持接入ONVIF协议、RTSP协议、GB/T28181协议的设备。 |
网卡个数 |
支持2个以太网口,可将2个网口设置不同网段的IP地址,分别接入不同网段IP地址的IPC。 |
接入协议 |
支持GB28181。 |
保存时间 |
保存时间不少于6个月。 |
2 |
网络球型摄像机 |
性能要求 |
1920X1080@30fps;0.05Lux/F1.6(彩色),0.01Lux/F1.6(黑白),0LuxwithIR;150米红外照射距离;4.7~94mm可变焦距,32倍光学。 |
功能要求 |
支持音频、报警;支持宽动态、透雾、强光抑制、SmartIR、3D数字降噪;支持对接第三方流媒体平台。 |
扩展性要求 |
最大支持256GBMicroSD卡;AC24V,40Wmax(其中加热6Wmax,红外12Wmax)。 |
音频输出 |
需支持MP2L2、AAC和PCM音频编码音频采样率大于44.1kHz。 |
存储功能 |
支持MicroSD/SDHC/SDXC卡(128G)断网本地存储及断网续传。 |
接入协议 |
支持GB28181协议。 |
安全防护 |
支持IP67防护等级。 |
3 |
网络枪型摄像机 |
性能要求 |
400万像素,全彩成像;4.7~9.4mm可变焦距;支持人脸抓拍,在6米时用4mm焦距;在9米时用6mm焦距;在12米时用8mm焦距。 |
功能要求 |
支持音频、报警;支持宽动态、透雾、强光抑制、SmartIR、3D数字降噪;协议接口:支持对接第三方流媒体平台。 |
解码格式 |
H.265/H.264/MJPEG。 |
扩展空间 |
最大支持256GBMicroSD卡。 |
安全防护 |
支持IP66及其以上。 |
音频输出 |
需支持MP2L2、AAC和PCM音频编码音频采样率大于44.1kHz。 |
存储功能 |
支持MicroSD/SDHC/SDXC卡(128G)断网本地存储及断网续传。 |
接入协议 |
支持GB28181协议。 |
附件2
广西建设工程检测监管信息系统
操作培训计划表
序号 |
填报单位 |
计划培训时间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1 |
|
|
|
|
2 |
|
|
|
|
3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