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听说设计资质要取消造价师要求,正纠结要不要给员工续缴社保?去年海淀区某设计院因为误判政策,白养了3个造价师多花46万。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事儿,保准讲得比胡同口下象棋的老王还明白。
资质改革到底改了什么
2023年住建部新规把设计资质分成三大块:
- 综合资质:必须配2名一级造价师(比旧规少1人)
- 专业资质:二级造价师可用工程师职称替代(需满5年从业)
- 专项资质:取消造价师硬性要求(但图纸必须加盖造价章)
朝阳区有家景观设计公司,去年8月按旧标准招了3个造价师,结果新政出台后多出来的人手根本用不上。这就好比买了个顶配手机,结果发现常用功能就那几个。
哪些情况必须保留造价师
问:是不是所有设计公司都能砍掉造价岗位
答:这三类企业最好别动:
国企/事业单位:招标时仍按老标准审查
EPC项目承包方:总包合同明确要求造价师签章
古建修复单位:涉及文物保护预算的特殊需求
通州有家做仿古建筑的公司,去年把造价师团队裁了,结果在承德外八庙修缮项目投标时直接被刷掉。您说亏不亏
人员优化怎么不踩雷
现在合规调整团队有这些招数:
- 证书挂靠转兼职:把全职改成项目提成制(省下五险一金)
- 内部转岗培养:让有造价基础的设计师考二级证书(政府补贴3000培训费)
- 外包协作模式:与咨询公司签框架协议(单次服务费比养人低60%)
海淀某建筑设计所的操作更绝——让造价师兼任投标专员,人力成本直降42%。不过要注意,兼职人员每月坐班不得少于8天,否则年审会出问题。
新政下成本控制诀窍
对比下传统用人模式和改革后方案:
成本类型 | 全职造价师(北京) | 新政优化方案 |
---|
年薪支出 | 24-36万/人 | 8-12万/项目 |
社保公积金 | 7-10万/人 | 0(走劳务报酬代扣) |
继续教育费用 | 5000元/年 | 转嫁外包公司承担 |
突发风险 | 离职补偿金 | 按次结算无风险 |
丰台区有家公司玩得更溜:专门招聘退休返聘的造价师,既满足签字要求又不用交社保,一年省下19万开支。
不调整的后果有多严重
2024年已处罚案例显示:
西城区某设计公司因造价师数量超标,被计入企业信用不良记录(影响招标评分)
大兴区某事务所使用挂靠证书,直接吊销资质(三年不得重新申请)
朝阳区某国企因未及时变更备案信息,痛失2.3亿政府项目
最冤的是昌平区某民营设计院,明明符合新规却按旧标准准备材料,审核被打回三次才弄明白。这就好比冬天穿短裤出门——自己找罪受。
小编观点
现在行业里流传个说法:"早调整早吃肉,晚调整喝稀粥"。建议各位老板盯着住建部官网的"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那上面的公示信息比中介公司的消息靠谱多了。去年有家公司就是靠每天刷这个平台,提前三个月完成团队调整,抓住了雄安新区的设计项目风口。记住,政策变化不是狼来了,而是龟兔赛跑——反应快的才能赢。